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进之年。学院党委将 2023 年确定为“整改提升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围绕院党委提出的新时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三大历史任务,坚持以评促改,狠抓落实,奋力推进我系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实施党建引领提升工程,加强党对系部一切工作的领导
1.持续深化教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材料系党总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作为全年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坚持二级中心组月月学、职工周周学、党支部常常学、团支部不定时学。全年教职工理论学习25次,二级中心组学习14次,支部学习57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材料系党总支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突出“实”的导向,把握“悟”的深度,抓好“行”的关键;坚持学深学透,做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处级干部紧抓检视问题,坚持深挖细查,做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主题教育实绩实效赋能推动我系高质量发展。
2.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围绕主题,定期开展季度意识形态研判,形成4份意识形态研判报告。定期走访信教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新疆籍学生宿舍,关心关爱师生,用爱化解师生问题,守护学生心灵成长总体而言,目前我系意识形态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意识形态主流态势积极健康向上。
3.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工作,加强系部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系部各项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与各岗位教师签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专题学习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讲党课6次、主题党日活动5次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党总支纪检委员在系部重点工作,重要节点和重要过程的监督作用,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开展首届“材料科学工程系廉洁文化建设月”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二)全力以赴抓落实,顺利完成迎评促建各项任务。
研读指标,找短板,查问题,深分析,勤讨论,破解合格评估的短板和不足;着手对新入职教师岗前试讲、点评、打磨、再讲、再评的循环磨课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通过“微言师说”提升教师思想认识水平;召开迎评促建工作安排及推进会议60余次;顺利完成迎评促建任务。按照学院评估整改的统一部署,做到整改任务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事后总结,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吸取经验、纠正方向,全面提升整改效率。
(三)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专业提档升级
教师累计参加全国性教改教研培训20余人次,学校组织各级各类培训参与百余人次。申报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11项,其中省级6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撰写教学改革类论文9篇,参编教材1部。引导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其中省级8项;各种竞赛累计获奖40项,其中,荣获“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国赛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赛个人三等奖3项,团体三等奖1项,山西省第八届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3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完成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初步建设,并与阳泉金隅通达、山西亚美、平定莹玉、西小坪等4家理事单位共建实习基地。
(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力争科研项目取得突破
创建科研创新团队,服务地方企业发展。创建碳复合材料、功能陶瓷、煤机装备制造、先进耐火材料4个科研团队,组建科技特派团,助力阳泉郊区政府成功申报山西省耐火材料专业镇。与山西亚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并成功申报了阳泉市低碳新型胶凝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与山西晋明堂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申报阳泉市唯一1家山西省“博士创新工作站”。提升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再上新台阶。成功申报山西省自由探索青年基金2项,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2项,市级课题3项,市级科研平台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核心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4项,专利转化2项,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累计科研课题入校经费147万元。1人获得阳泉市郊区政府“阳泉市郊区科技创新人才奖”。
(五)引育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2023年共引进3名教师,其中1名博士。给新进教师择优选定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签订责任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涅石传承,匠心筑梦”办学特色深入人心,多层次讨论激发了师生爱岗敬业的激情和热情,形成总结报告12篇。
(六)深化团学改革,努力推动团学工作提质增效
以生为本,用心永爱用情用力做好学生工作。思想政治学习覆盖率达100%;在“材料青年就这Yong”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文一共159篇,阅读量1495次;开展“返家乡”、“五育融合”“重返母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人次达1436人次,累计志愿时长1978小时;2023年获“迎新杯”篮球赛亚军、“迎新杯”足球赛亚军。
(七)访企拓岗,建立就业帮扶制度,助力学生就业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024届毕业生截至目前就业协议率达37%。
(八)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压实工作责任,切实维护师生安全
与各岗位教职工签订《材料系安全稳定责任书》;完善系部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师生开展安全知识大培训;对系部办公室、实验室和学生公寓安全隐患多轮次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进行销号管理,撰写工作总结共10余篇。
二、工作亮点及取得的突出成效
1.党建引领,校企合作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
教师党支部以“党建+科研”模式创建党建与教科研有机融合,成立百人“纳聚新材料学生科技社”;通过“支部联建”开展跨系、跨部门、跨单位的共建交流。教师党支部与阳泉市星火鑫源铸造材料厂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新引领,校企合作促双赢”主题党日活动,与山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国家硅铝质耐火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方面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学生党支部开展“支部+微党课”、“支部+主题宣讲”、“支部+科技竞赛”等活动,将“党建+”延伸至“支部+”,依托教学课堂、网络课堂、专题课堂、实践课堂,强化党建文化育人功能。
2.科技、人才赋能地方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
形成碳复合材料、功能陶瓷、煤机装备制造、先进耐火材料4个科研团队,组建了以我系教师为主的阳泉市郊区耐火材料科技特派团,助力阳泉郊区政府成功申报山西省耐火材料专业镇。与山西晋明堂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申报阳泉市唯一一家山西省“博士创新工作站”,积极服务于地方企业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队伍经验不足,工作缺乏系统性
我系教师多是初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但对学院发展,学院各项政策的学习不够系统,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还不够清晰明确。
2.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优势发挥不明显,没有形成合力
我系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教师初入教师队伍,在教学和科研上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个人优势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团队合力不能充分彰显。
四、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培训,引导青年教师合理规划
加强对教职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形成“学习—实践—反馈—巩固”的闭环。指导青年教师分析自身优缺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使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做到有的放矢,不骄不躁,将自身发展与团队发展、系部发展、学院发展融合在一起。
2.深入落实教师双入位工作,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功能
加强教师教学科研双入位工作深入开展,完善教学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加强教研室的管理,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能在更大程度上自主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材料科学工程系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