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2001年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时期的专业,是2014年学校升本后的首批本科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现拥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装与测量等实验室及煤矿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平台和 “工程制图”省级教学团队。本专业全面贯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中本着“基础扎实、专业宽广、着力提高工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方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科研融入教学凸现出来。包含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2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机械制造业及相关领域内掌握先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系统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面向区域发展和行业生产一线,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获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现代煤矿机械工程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开发与研究、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等因素,履行并承担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领域对技术与管理人员要求的社会义务及责任;
(2)具有能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设备设计制造问题的能力,胜任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
(3)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能主动因应环境变化实现自我完善与提升,能担当不同角色任务并展现良好的贡献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4)具有较强的社会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不同环境下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良好服务。
三、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
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分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共2个方向模块,其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公共核心课程与方向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及应用、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包含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机械工程控制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核心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特种加工、数控技术等。
机电一体化方向核心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
四、教学条件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机械加工制造、电机拖动与PLC、煤矿机械、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液压、机械制图、数控技术、快速成型、智能制造等3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办工厂等。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人才培养质量
自2001年设立本专业以来,本专业为区域机械领域输送了千名毕业生,在山西等兄弟省市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层中,太阳集团网址87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占有很大比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一二年就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在我市机械领域享有较好的口碑,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合理的培养方案,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社会责任感增强,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高、效果好,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六、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检测、评价、咨询等工作,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