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清廉校园(三十八):毛丰美 一封举报信

发布时间:2023-06-27 17:41:09

毛丰美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农村基层干部,他始终把扎根基层、奉献家乡作为毕生追求,先后三次放弃组织上提拔重用机会,心甘情愿与群众一块儿苦、一块儿干、一块儿过。毛丰美长期担任基层的领导职务,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亲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手别长,嘴别馋,身别懒。心头耸立一个字:廉!”从当大梨树村书记起,毛丰美就给自己立下了这条规矩。

作为村里“一把手”,毛丰美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村里过往数亿元资金从未经手一笔。他带领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并带头严格遵守。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结婚都没有操办,没有收一份礼金。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他也谢绝了所有村民的挽金。毛丰美从来不接受宴请招待,也不宴请招待别人。他的一个弟弟违反了村里的规定,他立即按村规民约做出了处罚。他的老伴坐他的车去沈阳看病,他向村里交了200元车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自己丧事一切从简,并请组织监督家人不收挽金。就是这样一个人,曾被一封举报信举报到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92年,毛丰美决定在丹东凤城建一个大市场,就是现在的凤泽大市场。因建凤泽大市场的位置邻近凤城火车站、汽车站,立项、论证、筹集资金等一关接着一关。不仅如此,还面临着134户动迁的任务。毛丰美给出尽量优惠的拆迁政策,解决住房、安排就业,并在租赁柜台、减免场地费用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条件。但一些人仍然想不通,怎么样都不配合,甚至有人威胁说,谁来劝他们动迁,就炸死谁。更是有个动迁户到处堵毛丰美,扬言要与他“理论理论”。当时毛丰美经常住在龙凤宾馆,这个动迁户就到附近转悠,一天逼得毛丰美没办法,到县委办公室的硬板床上对付了一宿。

为了阻止建设凤泽大市场,一些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拉上几十号人到大梨树村的毛丰美家门前拉条幅、喊口号。被劝回去后,又有人想出了联名写举报信的招数。有人组织、有人写信,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也就跟着在举报信上按了手印。就这样,一封有100多户联名的举报信被寄到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举报信中说,毛丰美买通了县里的城建规划部门,不顾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执意要建商场,严重破坏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毛丰美是借着建商场之名行捞一把之实。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接到举报信后,立即责成辽宁省委和丹东市委两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风城进行调查。调查组到来后,立即展开了调查取证工作。接受调查的毛丰美仍然忙碌在工地上,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坚信自己干得没有错,相信组织一定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调查组先后找了70多人了解情况,这些人中有村干部,也有村民。他们用亲身经历异口同声地说,毛丰美是一个好干部。调查组对大梨树村近年的全部账目都进行了仔细核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调查组认为举报内容严重失实,毛丰美不但没有问题,而且是一个勤恳、务实、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农村模范基层干部。

调查人员发现,大梨树村党委在预防干部腐败的问题上有一套独特的做法,对于村干部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无法回绝或不便回绝的不正常资金,一律交村财务收存,待适当的时机退还;如果实在无法退还,则作为村集体的资金使用。毛丰美和其他村干部上缴的款项被一笔笔清晰地记在村财务账上。省、市联合调查组分别向中央、辽宁省和丹东市纪律检查部门汇报了调查结果,认为毛丰美是基层干部的榜样,大梨树村的做法值得推广,他们的事迹应该进行广泛宣传。于是,一封举报信“举报”出了一位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1992年5月,凤泽大市场顺利开工,年底正式开业。凤泽大市场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三层高楼,成为当时辽东地区最大的县级封闭式贸易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