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红色足迹 践行汲取精神力量
——思政课教师赴七亘开展实践研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最新指示,开创思政课教学的新气象新作为,7月3至4日,思政部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阳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开展“脚步丈量红色足迹 践行汲取精神力量”为主题的实践研修活动。在实践研修期间,全体思政课教师瞻仰革命遗迹、探寻革命文物、重温红色征程,接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为今后的教学科研积累了鲜活案例与丰富素材。
七亘村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东50公里,是晋东边陲,地处晋冀要冲,因其地势险要,自古就有“险关固塞”之称。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带领八路军在这里首次运用“重叠设伏”战术,痛击进犯山西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七亘大捷”。

7月3日下午,七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新河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讲述七亘村在新时代的10年间如何从一个全市倒数、组织涣散的落后村转变成为全市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基层治理先进村,多年来七亘村怎样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绿”产业,将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率先趟出了一条“红色+绿色”的特色发展道路,为思政课教师讲授了一堂生动鲜活的乡村振兴课。随后,平定县委党校教师张俊杰以“七亘为什么这样红”为题,以理性的思维分析阐释七亘村能够成为“红色血脉传承村、基层治理典型村、‘千万工程’精品村”的深层逻辑,为思政课教师深入探究乡村振兴课题提供了更多视角。

7月4日全体教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七亘大捷主战场、纪念馆、纪念碑、七亘大捷烈士公墓园。在七亘大捷纪念馆,大家放慢脚步,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追随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重温了中国革命那段浩荡不朽的岁月,深刻领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真谛和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各位教师以研究的态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搜集思政课教学素材,为今后上好生动有趣的思政课做好准备。
通过七亘实践研修,全体思政课教师一致认为要充分用好这次研修成果,将七亘村战旗红、党旗红的深厚历史与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深入挖掘阳泉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阳泉红色故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教法,努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文稿:冯志英/摄影:郑书龙)
(一审:郑书龙/二审:韩敏/三审:史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