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地质与环境工程系在实验实训一号楼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100余名学生走进实验室与原有及新进的实验设备进行了亲密接触。在实验室参观期间,学生们分成6组分批次地参观了测量和地质2个类型8间实验室,在认真听取各实验室负责老师讲解的同时,提出疑问,或驻足观看,或侧耳倾听,或踊跃参与,或互动交流。
这是地环系积极响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让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了解实验室的创新途径,也是更好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新方法。
在测量实验室中,主要陈列了在测量工作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多种水准仪、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经纬仪、用于地形图测量的GPS和RTK等测量仪器。通过杜晓圆老师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亲自操作,简单地了解了每种仪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其中重点讲解了RTK。RTK是指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工作的效率!
地质实验室主要参观了显微镜物探实验室和水文地质实验室。在物探实验室,史江涛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显微镜、直流电法仪和工程地震仪等几种仪器。主要讲解了电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清楚了显微镜主要用于岩石矿物的鉴定与结构研究等方面,并且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了珊瑚、还有几种岩石的标本。在水文地质实验室,史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路参观了潜水演示仪、承压水演示仪、达西渗透仪、静水压强仪、给水度仪和雷诺实验仪等仪器并做了简单的介绍。特别地给同学们利用潜水演示仪装置做了潜水模拟实验,观察了降水与降水入渗过程,演示了不同条件下的潜水流网。
通过本次活动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的有效作用。使开放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课堂。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应有的功能,一方面坚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及设备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了解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情况,了解该专业的研究目标。(王家臣)

